第五百六十章 太母车与圣母梭_我在现代留过学
废文网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第五百六十章 太母车与圣母梭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百六十章 太母车与圣母梭

  元祐元年七月丁丑。

  御花园中的西瓜,终于到了收获的时节。

  因为是四月份才栽下的,所以,这是属于晚熟了。

  但,结出来的西瓜数量,却是不少。

  文熏娘一大早的就领着孟氏和狄嫱,在花园的瓜地里忙碌。

  一个又一个圆滚滚的青皮西瓜,被她们摘下来,然后被其他女官放到筐中。

  赵煦在旁边看着,也颇为开心,同时也忍不住在心中想着:“熙河路那边的西瓜,也该收获了吧?”

  “再过些时日,当地的棉花,也该到收获时节了。”

  对此,赵煦很期待,期待着熙河的棉花送到京城的那一刻。

  在他身旁的太皇太后和向太后的心思,却都放在了收获的西瓜上。

  特别是太皇太后,她很喜欢看收获。

  今年以来,御花园里种的蔬果,每到收获的时候,她都会亲自过来。

  原因嘛,也很简单——刷名声。

  可不要小看了,御花园里,赵煦让人开垦出来的这几块地。

  虽然,从头到尾,赵煦都只是做做样子而已。

  了不起,有了兴趣,就下地浇浇水啊、拔拔草。

  当成陶冶情操的娱乐活动了。

  可问题在于,凡事最怕比较!

  谁都知道,天子亲耕、皇后亲蚕,乃是帝王的基本职业操演。

  可现实却是,自古以来多数皇帝,连演都懒得演一下——有这功夫,在宫里面抱着美人嬉戏不好吗?

  所以,赵煦的表演,也就成为了他明君的特征了。

  而两宫,特别是太皇太后的情绪价值,一下子就被拉满了。

  于是,有空就会来看看,每当果蔬收获后,更是亲临此地。

  收获后的果蔬,当然也不会浪费。

  会被分赐给外戚、宗室、宰执家里的命妇。

  同时,这也是一种隐晦的政治宣言。

  这一次,也不例外。

  这些西瓜,都会在明天的坤成节,作为赏赐,赐给臣子。

  而且,不到一定级别的大臣,可能连味都闻不到。

  不过,今天的太皇太后,看上去似乎心情不大好。

  她的眼睛看着在瓜地里忙碌的身影,心思却不知在想些什么?

  “六哥,明日是娘娘的圣节,相关礼仪,可都记好了?”向太后忽然问道。

  “回母后,儿早早就已经练好了。”赵煦微笑着答道:“而且,早已命沈括,给太母准备一样宝物,作为太母圣节的献礼。”

  “哦!”太皇太后扭头看向赵煦,问道:“官家给老身准备了什么宝物作为贺礼?”

  赵煦矜持的一笑:“自是利国利民之宝,同时也是造福天下太母与母亲之物。”

  太皇太后终于动容:“竟有如此宝贝?”

  心里面的那一点点不愉快,立刻不翼而飞,整个人更是变得欢喜起来。

  沈括执掌的专一制造军器局,这一年多来,发明创造出的东西是一件接一件。

  而且,很多都有利于国计民生。

  旁的不提,一个胆水浸铜法,就让朝堂在减税之余,还比过去多铸了两三百万贯的铜钱。

  上上下下,都是溢美。

  火器一事,就更不用说了。

  其他改进、改良的器物,现在也开始慢慢的在汴京城中流行了。

  虽然很多都是些奇技淫巧的东西,甚至称得上是‘奢侈之物’。

  但,这些东西,确确实实在汴京城中出现,甚至流行起来了。

  “回太母的话,孙臣自不会有虚言。”赵煦微笑着说道:“如今,孙臣命沈括准备好的宝贝,就在福宁殿中。”

  “太母、母后现在就可以去看。”

  一刻钟后,福宁殿偏殿中。

 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,看到了一架出现在她们眼前的纺车。

  只是,这個纺车和寻常的纺车不一样。

  它的纱锭不是横着的而是竖起来排列在工作台前。

  它的框架结构,似乎也与寻常所见的纺车不同。

  它不是立起来的,也不是常见的卧式纺车。

  而是一种很新奇的形式。

  就好像……就好像是一个被人踢倒在地的纺车!

  “太母、母后请看……”赵煦拍拍手,一个女官就走上前去,坐到那纺车前,摇起了纱轮。

  于是,一个让人震撼的场面出现了——纺车上的纱锭随着这女官的操作,全部开始工作起来。

  所有纱锭,随着女官摇动纱轮,开始纺线。

  在纺车嘎吱嘎吱的声音中,两宫都看到了,纺车上的纱锭同时工作。

  她们数了一下纱锭的数量,一共有八个!

  所以……

  这一台纺车可以同时纺八个纱锭?

  等于现在一个人一台纺车,就可以完成过去需要八个人八台纺车才能完成的工作?

  两宫虽然都是深居深宫,早已经不知道外面是个什么情况?

  但一个基本的常识,她们是知道。

  自古以来,天下就是男耕女织。

  妇女纺纱、织布,是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。

  甚至可以说是,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。

  因为在一个农户家庭中父兄或者夫、子耕作收获的粮食,是维持一家人温饱的底线,一般不到万不得已,没有人肯卖。

  妇女纺织所得的布帛,就是一个家庭用来缴税、购物的主要途径。

  布帛,自古就是货币。

  现在,却出现了一台可以抵八个人的纺车。

  换而言之,大宋天下的妇女们有福了!

  她们现在可以纺出更多的纱线,织出更多的布帛,换更多的钱!

  赵煦看向那台纺车对着太皇太后、向太后躬身道:“太母、母后,这就是我命沈括所制,献与太母圣节的宝物!”

  “我命其曰:太母车。”

  “乃欲以此车,广及天下,使天下士民皆知,大宋太母,母仪天下,保佑拥护朕躬,朕奉太母、母后,于是推恩天下妇孺,使天下人皆享太母慈圣、母后慈恩。”

  太皇太后看着眼前的纺车,听着赵煦的话,已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。

  “好孩子!好孩子!”她热泪盈眶。

  眼前的纺车,代表着什么,她自知道!

  不夸张的说,这台纺车的出现,意味着,她必将名垂青史,万古不朽!

  什么大宋太任?

  她的历史地位,将奔着嫘祖去!

  从此以后,天下妇孺织布,都将感恩于她,也都会记得,正是因为她,所以官家才命沈括,发明创造出此纺车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ifuk.org。废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sifuk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