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一章 南下的人们_我在现代留过学
废文网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第三百六十一章 南下的人们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六十一章 南下的人们

  所以,官家给他极大的授权和信任。

  甚至允许他‘临机便宜行事’之权。

  也就是说,他若遇到战机,可以不经请示,直接开战!

  同时,官家还允许他,在广西的时候,他只需要对章惇负责。

  其他广西一切文官士大夫,都不能插手、干预他的指挥、部署。

  这样的信任和授权,除了开国的时候,太祖、太宗曾授权给曹彬、高琼等大将外,就已经不再有了。

  狄咏深吸一口气。

  他将手从怀中收回来。

  然后,他看向漫天的星斗,在心中说道:“官家,臣,绝不会辜负官家厚爱!”

  ……

  章惇牵着马走在熟悉而陌生的邵州的山路上,摸黑而行。

  在他的身边,故友关杞,也牵着马相伴而走。

  邵州的官兵们,提着的灯火,照亮了这漆黑的山路。

  蚊虫追逐着火光而来。

  林间蛙鸣声阵阵。

  在章惇的身后,则是他的儿子章援以及王安石的孙子王棣。

  穿过崎岖的山路,前方的道路豁然开朗。

  关杞回头笑了起来:“章相公,邵州城到了!”

  章惇向前看去,却见在星光的照耀下,前方出现了一座城市的轮廓。

  城头上,还有着火光。

  邵州城就在前头!

  章惇也露出笑容来,回首问着跟在他身后的两个少年:“促仪、致平,累不累?”

  两个少年咧嘴一笑:“不累!”

  这一路上,章援、王棣的表现,让章惇刮目相看。

  他们跟着章惇,一路舟马劳顿,却没有丝毫叫苦。

  章惇笑着道:“待入了城了,修整两日,然后继续上路。”

  “再有十来天,就可以到桂州了!”

  “老夫早就听闻,桂州山水,天下奇景!此番可以一睹了!”

  两个少年听着,都是欢呼起来。

  走在章惇身边的关杞,听着少年郎们的欢呼,也是道:“相公,看着两位公子,就想起了当年你我在汴京相遇时的往事……”

  章惇点点头,道:“是啊!一恍就是二三十年喽!”

  他看向关杞,道:“蔚宗,可愿随某去广西?”

  关杞犹豫了一下,道:“下官邵州之任,还有一年。”

  “无妨!”章惇豪迈的一笑:“某有天子授命,可调任广西经略司相关公署官员!”

  “若蔚宗愿意,某到了邵州城就给汴京城上书,以经略司公事,托付蔚宗!”

  关杞曾在广西深耕数年,熟悉广西的事情。

  而且,他还和章惇配合着开过梅山。

  对章惇来说,这是最好的助手了。

  关杞想了想,最后道:“且容下官考虑两日。”

  他的朋友们其实一直在运作着他调任淮南或者江浙的事情。

  那样,他离家就会近的多了。

  “嗯!”章惇点点头,这个事情,关杞确实需要考虑清楚。

  因为关杞年纪比章惇要大十来岁。

  他今年已经快六十了,跟着章惇去广西的话,身体是否还跟得上?这是个问题。

  这也是章惇没有直接在御前请旨,直接让天子下诏调任关杞去广西,反而要亲自来邵州邀请关杞的缘故。

  还是得尊重一下,关杞的意思的。

  好在,哪怕关杞不答应,章惇也还有备用的人选。

  关杞在旁边,忽然提起一个事情:“相公在邵州时,可要去新化等故地看一看?”

  章惇楞了一下,当年他开梅山,筑二城,置一县,尽收其地,得户口一万四千余户,田地二十六万余亩。

  这里的一县,就是新化县。

  但,这个新化县是很大的,其虽是隶属邵州治下,但以面积而言,却足可当其他路的一个州。

  要说章惇不想去看一看,曾经奋斗的地方,这是不可能的。

  可是,他想了想广西的事情,还是婉拒了,道:“新化便不去了,待某从广西归来,再去游览!”

  现在,当以军国为重。

  ……

  同样的夜晚。

  王大枪靠着墙壁,饿着肚子,看着头顶破旧的屋顶。

  门外,负责押送他们的禁军官兵,正在赌博。

  王大枪不敢去,因为他输怕了,再输下去,他怕是没到广西就要饿死了。

  “也不知俺家大哥在熙河怎么样了?”他想着。

  “俺娘在汴京城里,身体可还好?俺托人带回家的信,娘可收到了?”

  “爹啊!”他在心中祈祷着:“您若在天之灵有灵,就保佑俺,到了广西,能找到金子吧!”

  祈祷完毕,王大枪忽然想起一个事情,推了推和他靠着一起睡的一个人。

  “郭六?郭六!”

  那人被他推醒,嘟囔一声:“大枪咋了?”

  “俺们现在到了那里了?”

  郭六想了想,答道:“好像是荆湖南路的永州?”

  “哦!”王大枪点点头,虽然他也不知道,永州是什么地方?

  但他还是将这个地方的名字认真的记了下来。

  因为他记得白天的时候,带队的将官和他们说过,还有半个月就可以抵达官家要给他们分地的地方了。

  半个月呢!

  王大枪想着,这个时候他忽然想起来,自己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了。

  从河北大名府,一路南下,历经荆棘和山路。

  鞋子都走烂了好几双,腿从酸痛走到了现在的麻木。

  好在,只要半个月了。

  半个月后,就可以看到官家允许他们圈的地方了。

  这样想着,王大枪就从怀中取出那份,他一直带在身上的汴京新报。

  这份小报已经有些破烂,还被汗渍浸染的看不清楚了。

  但,小报的标题,却依旧完整,夜色下虽然看不清,可王大枪记得这个标题,甚至已经能背下了,那个叫胡飞盘的人的评论。

  “交趾人一年,就能在广源州淘金数千两,我大宋技术更好,英雄更多,一年淘金万两,老胡觉得是没有问题的!”

  王大枪紧紧的握着它,想象着一万两黄金的样子,那肯定是一座金山!

  他也不要多的,一年二三十两就够了。

  “俺会发财的!”

  “俺会出人头地的!”

  “到时候,俺回汴京,就是王员外了,俺一定娶一个县主,让俺娘高兴高兴!”

  作为汴京人,娶县主,是王大枪从小的梦想。

  因为,他曾亲眼看到过,那些骑在马上,笑意盈盈的将县主迎回家的奢遮人物。

  他记得,自己小时候,和哥哥曾一起趴在别人家的墙角缝里,看到过那些县主的模样。

  好多东西,他都已经忘记了。

  可有一点,他记得很清楚——那些县主的皮肤和模样,又白又俊!

  注:北宋熙宁通宝、元丰通宝,小平钱一枚大约2.2-2.5克左右

  注2:章惇开梅山,设置的新化县,包括了今天的娄底市大部分地区,甚至囊括了邵阳市、邵东市等地区的部分地方,是一个很大的县。

  PS,现在新化县的紫鹊界梯田,在章惇开梅山前就已经存在,我去看过,一个很漂亮的地方,就是有些远,所以只去过一次。

  注3:狄咏之所以走的最慢,是因为他是大军行动,所以能日行六十里就不错了。

  遇到下雨或者高温,还得停下来,此外行军一段时间就得修整,还需要照顾士气……

  章惇吊在邵州,是因为他绕了远路。

  王大枪等人能走在最前面,自然是因为他们是被押送的人,他们的路程和速度取决于押送他们的禁军愿意走多快。

  当然了,其实作者君也不太清楚,北宋时代,从汴京南下湖南的详细情况,主要是缺乏资料。

  毕竟,作者君没有靠走路、坐船,经历过这样的长途跋涉。

  只能是靠着一些大概得资料,推测出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ifuk.org。废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sifuk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