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五章 苞谷地里逢异兽(求收藏求推荐)_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
废文网 >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> 第七十五章 苞谷地里逢异兽(求收藏求推荐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七十五章 苞谷地里逢异兽(求收藏求推荐)

  一行恶亲戚的到来,也只不过是张安一家欣欣向荣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。

 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,很快就到了雨水较多的五月间。

  五月五,过端午,洒雄黄,吃粽子。

 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,就是一直传下来的端午节了,很多地方也叫端阳节。

  古意有着专门用来纪念在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的日子。

  是大多数人集体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

  端午节在南方的大部分地方,是一个比较热闹的节日。

  现在的端午节还没有加入国家法定假日,所以今天的孩子们还得去早起去上学。

  长箐属于西南山区,端午节也会有包粽子、挂艾草、洒雄黄的习俗。

  据说包粽子是以前屈原投江以后,当地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类啃食屈原的身体,所以大家都包了许多粽子,投入江里喂鱼,以保全屈原的遗体。

  所以在后世的今天,也有很多的地方在赛龙舟之前的祭祀环节,会向水里投放许多粽子进去。

  而说到赛龙舟的话,张安第一次见到赛龙舟的时候是在南边的沿海大城市见到的。

  那边的潮汕人过端午节可以说是非常的隆重,每年都要举行赛龙舟大赛,参加的人还不少呢。

  他们对这个龙舟比赛尤为重视,就像是山里的苗族对唱山歌一样。

  在乌蒙山外围一带,大多数的村子之间的山歌比赛都是源于放水灌溉水田引起的。

  许多地方水流不通,放水不易,而且水量可能也不够,所以以前经常发生为了争水灌溉稻子,而发生大规模的村与村之间的大型多人械斗。

  张安就见过一次,打的老厉害了,双方几尽了全村之力,要拼个输赢,赢了一方就能把水放过去,为了有个好收成,大家不得不那么做啊。

  后来经过多方面的原因影响,逐渐就放弃了打架争水这一陋习,改为村与村之间的山歌大赛,大家分别叫齐自己的人马,隔沟相对,谁赢水就归谁。

  演变到后世,竟然不争水了,两個村合起来买上一些东西,比如牛啊,猪啊等等当做奖励。

  话题有些歪了,而端午节的部分地区赛龙舟也是这样的,不仅仅拿到名次有奖金,它还代表着己方的集体荣誉。

  到了后世,很多龙舟大赛不仅仅会给一二三名奖金,还会颁发奖牌,所以大家都很正视这一活动。

  这说出去就觉得有面子。

  虽然长箐这一带地区端午节不是那么的隆重,但是也是充满了传统浓厚的气息。

  头一天早上张安的母亲就已经拣好了家里的糯米,倒在水桶里面的浸泡起来了。

  因为这米是去年的新米,不是用来打年糕的,所以不用浸泡那么久。

  等到张安洗漱完以后,一家人早早的把早餐弄吃了。

  张安的父亲张建国要到山上去割艾草。

  每年割艾草的时候,张建国都会割很多,给张安的二爷爷家跟四爷爷家,还有两个叔叔家里都准备上一些。

  而张安则是被自家老妈分派到自己家地里面去摘高粱叶子。

  长箐村里虽然有大河在,但是河边的芦苇叶子非常小,不如高粱叶大。

  所以村里人习惯摘地里面的高粱叶子回来包粽子。

  张安背着箩筐带上小虎出了门。

  现在家里的三虎已经是各有分工了,小虎每天喜欢跟着张安,张安出门它就跟着,张安不出门它就在家里趴着。

  而大虎喜欢跟着张安的老爸张建国,不管他是去别人家串门也好,还是到地里面去干活也罢,大虎都喜欢跟着。

  剩下的二虎大多是在家看家,也会跟着张安的老妈王芳在村里走一走。

  从村后出去,沿着山路一直往前面走。

  这个时间的山地里,大家种的玉米都已经长得很高,感觉快要开花了。

  张安走的很快,趁着太阳不是很晒的时候,赶紧到地里把高粱叶子摘了好回来。

  不然等会正午的时候,太阳火辣辣的晒着,还是挺不舒服的。

  张安家的包谷地里,每年都要种上一些高粱,也没有太多,就种了几十斤的样子。

  因为高粱打粑粑还挺好吃的,村里面烤酒的老王家,还会每年向大家收购高粱去烤酒。

 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以后,种的人家越来越少。

  苞谷地里,种下去的苞谷长得很不错,要不是张安个儿高的话,在苞谷林里面是要被苞谷叶子划到脸的。

  穿过苞谷林里,来到了种高粱的地角。

  高粱植株相比苞谷要细很多,但是高度可不矮,不然也不能够叫做高粱。

  张安挑着高粱叶子好的开始摘,但是也不能逮着一只羊一直薅,每一株都摘上几片叶子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ifuk.org。废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sifuk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